分类归档: Review

无码科技寻找搜索工程师

​​无码科技团队继续寻找创业伙伴。现在,需要更多的搜索技术工程师加入我们。

工作职责:

  • 改进检索相关性,提升在线检索系统的检索质量和排序效果。
  • 研究分布式信息检索的服务架构,构建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分布式检索系统。

职位要求:

  • 具备 2 年以上搜索研发经验。
  • 深入理解全文搜索,熟悉倒排索引、中文分词、自然语言处理、Query 分析等相关技术。
  • 深入了解搜索相关性排序算法。
  • 熟悉 Elasticsearch/Solr 其中一种开源搜索架构。
  • 熟悉分布式系统、高并发处理,并有相应的设计开发经验,能够高效地分析计算大量数据。
  • 熟悉 Python/C++/Java/Golang 语言中的至少一种,对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加分项:

  • 有大型搜索引擎系统研发经验。
  • 有 Elasticsearch 插件开发经验优先。
  • 熟悉 NLP 相关技术优先。

公司地址:

  • 杭州市滨江区。

简历请发到:[email protected]

推荐朋友入职有物质奖励。

此文位于 Review on by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这个网站已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前一段时间,对这个站点启用了 SSL。之所以启用 SSL,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现在浏览器对于非 HTTPS 的网站会标记不安全。

启用 SSL 之后,经常遇到宕机提示,网站打不开,登录上去,一会儿又好了。加上证书到了过期时间,也没多想。

前几天有时间,登录上去看了一下,一切正常。我把证书重新删掉,再次安装,也还是不行。折腾来折腾去,花费了很多时间。

打开 DNSPod 一看,域名已经出错,提示并没有指定 NS 记录,而我明明是指定的啊。

朋有提示域名已经进入黑名单了… 但网站其实好久没做什么更新,也没什么敏感内容。可能原因就在于,服务器在境外,而又加上了 SSL

无奈之下,启用了 Cloudflare DNS 服务,经过几天的等待,忍受了 GoDaddy 的不可靠之后,新的 DNS 终于生效了。

这意味着,国内一部分用户永远访问不到这个站点了。好在,还有一部分用户永远可以访问。

我依然会每年支付费用,让这个站点持续运行下去。

当你看到这篇内容的时候,这个网站已经开启所谓「流浪地球」计划。

这是个纪念。

此文位于 Review on by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万维网 30 年

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于 1989 年 3 月发明了 World Wide Web,中文叫「万维网」。具体的时间是 30 年前的 3 月 12 日,蒂姆·伯纳斯-李发布了一篇名为Information Management: A Proposal 的技术报告。

今天是 World Wide Web 发明 30 年纪念日。

30 岁以下的年轻人或许不会把万维网当作一个发明,因为他们出生的时候,这东西已经存在了,就像水和电一样。

所谓万维网,「是一个通过互联网访问的,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互联网 (Internet) 是万维网的超集,万维网只是互联网提供的一个服务,但却是最重要的一个服务。

我们之所以说蒂姆·伯纳斯-李「发明」了万维网,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一篇报告,稍晚一点的时间里,他还写出了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以及第一个网页服务器。这是在产品层面,在技术层面,他定义了全球网络资源唯一认证的系统,统一资源标志符(URI),发明了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以及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雏形中的万维网,用户只局限在专业人员群体,而马赛克浏览器的出现,极大改变了万维网的用户接受度。

对于中国网民来说,还有一个词叫「因特网」或是「英特网」,现在特指用 TCP/IP 技术链接的网络。因特网现在已经很少被提及,可以将其看做是互联网的一个子集。

万维网,是一个很好的名字,尤其是发音。远比英文的 WWW 缩写精妙。

万维网信息庞杂,搜索引擎得以成为互联网用户依赖的产品,用户需要搜索引擎才能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各个超级 App 成为信息孤岛,网络已经变得不那么开放。搜索引擎的地位被逐步削弱,很多人悲观的认为「万维网已死」,虽然时至今日,万维网仍举足轻重。

万维网的出现使得更大规模传播信息与知识成为一种新的可能。上一次对人类产生这么大影响的发明,还要上溯到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技术。

感谢万维网让我获取到更多信息与知识,谢谢蒂姆·伯纳斯-李爵士。

此文位于 Review on by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如果想让用户创作更好的内容

如果想让用户创作更好的内容,那么,提供一个足够好的内容创作工具是必须的。可是,我们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内容的呈现上,而不是如果让内容创作者有一个更好的使用体验。

这样的一个基本逻辑,并不是都会被认同,也不是每个团队都能重视。

当然,也必须承认,一个卓越的内容创作工具并不容易打造。对 WordPress 而言,这个创作工具,就是编辑器。新的编辑器,还在改进,目前,仍然不能说有多优秀。

对于图片类产品而言,需要做好各种滤镜。对于视频类工具,剪辑工具做得简单易用,就是必须的。对于这两者,反而会被重视。因为这是必经之路,没有好的工具,这类内容呈现不出来。

对文字类内容,创作工具的价值常常会被忽视。

此文位于 Review on by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