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电影

V 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

如果 50 年后有人撰写世界电影的编年史, 2006 年的代表电影应该有 《V 字仇杀队》的一席之地。
这部电影注定要和《1984》扯上关系,那个无所不在的”伦敦之声”让你没办法不和”老大哥”联想在一起; 没有人知道真相是怎样,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真相也只为少数人所知”,这又彷佛和《黑客帝国》一脉相承(监制就是沃卓斯基兄弟)。
可能很多人会把”恐怖分子”的帽子戴在 V 的身上。或许革命就是暴力与牺牲。在 9.11 之后,整个西方世界太敏感,殊不知他们受到的一点点伤害其实也是由他们自己导演间接完成的么?(去看看中东的 Vendetta,如果没有美国,真的会导致现在的局面么?) 电影中那些学校里被毒害的孩子的事实被巧妙的嫁接,掀起整个民族对异族的愤恨,仇恨使得他们暂时忽略了集权给他们带来的痛苦。仇恨凌驾于自由之上。
或许被绿色长城”保护”的我们,也应该有权利知道真相。《V 字仇杀队》, 国内 Blogger 都应该看的电影。
—————–
V 的扮演者 Hugo Weaving ,就是黑客帝国里的那个 Agent Smith,从头到尾带着面具。
女主角扮演者Natalie Portman。(《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那个小姑娘,她已经长大了。)
豆瓣上关于《V 字仇杀队》的更多信息.
EOF

关于《疯狂的石头》的碎片

这部电影看过好几个星期了。最早从和老那里看到关于《疯狂的石头》的推荐,第一感觉这片子值得一看。刚好第二天老婆也看了公司同事的推荐, 说要去看看, 那天下着雨,肩膀疼的很,为了不扫兴,还是去了。
整个片子看下来,影院里一片笑声。虽然有的地方我感觉并不那么好笑,但有几个情节、台词的确幽默的很。非常喜欢道哥的唐山方言。肩膀疼,想笑的时候又不太敢,有些难受。相比这几年类似大山临盆的大导演的大片,《疯狂的石头》更加实在。咱这样的人就吃”肉夹馍”舒服,别给我整那些”西餐”。
关于《疯狂的石头》很多人都非要把《两杆大烟枪》拉扯进来,甚至更有甚者说什么抄袭。莫名所以。电影的抄袭定义是什么? 谁能告诉我?
主演郭涛绝对是一个性格演员。记得以前有一部电视剧《明星制造》,他在里面演一个问题明星,把那些嘲讽意味表达的很到位。
导演宁浩居然是 77 年出生的,希望他的野心不要太大(陆川就是一个反面教材). 踏踏实实的拍普通人能看的电影就是成功。
《疯狂的石头》一路的飘红,Blog 传播起到了很大作用。网民用鼠标键盘进行投票,远比用钱来搞定媒体实惠。
一点遗憾是正是名字没能使用《贼中贼》。《贼中贼》与很多循环相扣的情节暗合,妙哉。

《黑社会: 以和为贵》观后的零碎感觉

看完《以和为贵》, 第一个感觉是杜琪峰这次是豁出去了, 直接舍弃了大陆票房这一块。杜一心想成为大师的野心也是昭然若揭.
尤勇在序幕部分身份作为黑骨仁的一大段口述与后来的剧中的副厅长身份形成一条隐线索, 是在暗示了地下权力的演变与漂白么? 遥远的江湖与现实其实是一脉相承. 有趣的是, 黑骨仁自称”红旗”五哥. “以和为贵”, 黑骨仁口中引起, 至电影结尾处的希望香港稳定, 不要”搞搞震”. 让人感觉这个”江湖”并非电影人头脑中的想象,而是实际中发生的具体故事呈现在了大屏幕上. “和” 是用暴力血腥换来的. 不管这些所谓的”大哥”怎么折腾, 其实还是折腾不过 97 之后的”老大哥”, 尽管老杜在这一部痛痛快快出了一口鸟气–我副厅长被黑帮分子痛打而不还手,借助电影, 杜终于表达了自己, 但这也不过是香港电影人的精神胜利法而以。  主题太过敏感, 少说为妙.
杜琪峰的电影经常在走过场的群众演员上给人的感觉很别扭, 这一次也是, 在开头深圳南山区发生的”投资见面会”, 那个第一个说话的家伙还有后面的几个”书记”, 明显就是在背台词(不知道是不是配音的问题).
大头的 “解开所有的烦恼, 成就心中莲花开放” , 个人的感觉真是太突兀了. 也是这个大头, 只露了几面, 一部电影中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棺材中了. 这个大绿叶没被利用好, 真是有些可惜. 想反, 师爷苏 的戏份倒很多, 他的”自制电话留言”,结结巴巴的,很有娱乐性. 前后多次不一致的”讲话人”-“话事人”, “干爹”–“契爷”, “占米”-“Jimmy” 仍使得整部电影在语言上有不够细致之处。

继续阅读

张艺谋,你也就这么点能耐了吧?

这次奥运会闭幕式张大导演的8分钟,据说又”震撼世界”了?
这张艺谋,自从拍商业片赚了不少银子之后就越来越黔驴技穷.咱来结合这个8分钟总结总结张导演的那三招两式:
1 一定要在颜色上下足功夫,动不动就上大块的颜色.大红大绿的,震撼你没商量.在早期的红高粱,后来的”父亲母亲” 什么的电影里,频繁出现的大块颜色已经让人有些厌了
2 对中国传统文化下手.早期的电影中张就对这个讨巧的东西很喜欢.比如,或者中的皮影戏之类的,就让外国人看着新鲜.这次的8分钟里,什么民族音乐啦(别管改变成什么样子),京剧啦,乱糟糟的都上来了.不由得让我想起《大腕》里面优优的台词:还是来好一朵茉莉花吧? 这首歌在国外就这么通俗?
3 恋物癖和”恋人癖”估计张对运用道具作为象征物理解的很透彻.要不那红灯笼怎么一次又一次的运用? 不知道张的是不是恋母情结很深,不然为什么找的群众演员也要和巩利张子怡一个脸型的?
4 挥之不去的色情诱因 好好的一场表演,你弄那么多大腿干嘛?莫非是证明北京要比人家雅典更开放?别说咱中国人,就是老外看了那个也想起色情,就凭这个去震撼世界?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