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 eBay 的Scalability最佳实践 的时候,结尾提到了 BASE 机制。现在越来越多的架构师更为关注 BASE 策略 (当然,我不是说 ACID 就不重要了)
BASE 策略是 Inktomi 公司(被雅虎收购后已是明日黄花)的 Eric A. Brewer 在 1988 年提出的。这几个缩写词如下定义:
- Basically Available –基本可用
- Soft-state –软状态/柔性事务
- Eventual Consistency –最终一致性
“Soft state” (SS) 是与 “Hard state”(HS) 对应的。我几乎没找到很清晰的定义。不过用 RFC-1633 中的描述, “Soft state” 可以理解为”无连接”的, 而 “Hard state” 是”面向连接”的,这样就清晰多了。
最终一致性, 也是是 ACID 的最终目的。对于 eBay 这样的大架构,是通过强大的消息总线能力来保证的。
对于 eBay 这样的大架构,另请参考 eBay 的 Dan Pritchett 在 最近的技术的散文:BASE: An ACID Alternative,注意其中提到的的事件驱动(Event-Driven)的架构的说法。
相信在今后几年,BASE 将成为一个技术热词。ACID 当然没过时,只是各自需要合适的应用场景而已。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开放性,更多的时候,一个架构师需要反复的衡量合适的应用场景。
BTW: “ACID” 英文里面有”酸”的意思,而 “BASE” 有”碱”的意思. 酸碱在一起才能中和啊,哈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