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智在最后居然成了得道高僧。成功转型。
佛教中对好人恶人的定义大致是这样的;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好事,可是在最后做了一件坏事。那他就是恶人一个。一个人做了一辈子坏事,临死的时候良心发现做了一件好事,那么就是一个大善人了。典型的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所以说佛教在中国式微。
小说中说鸠摩智在枯井地污泥处,被段誉吸去内功之后才顿悟,从此人间多了一个得道高僧。金庸自己也是佛教徒,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鸠摩智的转变过程有些令人怀疑。既然鸠摩智是得道高僧,为什么少林无名老僧的佛法仍然未能点醒他?既然萧远山和慕容博这样作恶多端的人都能搞定,大轮明王咋就这麽顽固?
老虎没有了爪子不吃人了和老虎不打算吃人才把爪字去掉应该不是一回事。
鸠摩智曾经是个披着僧衣的杀人者。在夺取游坦之《易筋经》的时候,居然是笑着把经书收走,留下一个游坦之在那里内息走差痛苦挣扎。如果游坦之是个群众演员的话,估计这次就死翘翘了,还好,后面还有戏,所以走火入魔,还能活过来。这位得道高僧还喜欢动不动给人一记火焰刀,差点把段誉劈死,还有火烧活人,这可是玩真的阿。虽然未能得逞,但起码也是杀人未遂。
所以说,没有了屠刀成为好人和放下屠刀成为好人不是一回事。
转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