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档: Review

2005年,对几项技术的感触

看了 车东 对《让你免于失业的十项开发技术》回顾,想想到了年末,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也要盘点一下技术方面的东西才是。现在看三年前的语言更有一种别样的味道。

10.SQL / XQuery
对于我的技术背景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要数 SQL 了。目前关系数据库仍是最被广泛采用的数据组织形式之一,只要和数据库进行交互,没有一定的 SQL 基础是不行的。虽然基本的 SQL 只有几条语句,但是要用好,用正确,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而将来随着 XML 的盛行 , XQuery 亦有机会大行其道。故且看之。

6.Regular Expressions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是现在很多语言的一个潜在标准。我把它理解为程序语言中的世界语,虽然不是完全恰当。正则表达式也是计算机文化的基石之一。比如,我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搜索引擎人人都会用,但不是人人都能用出来奥妙。真正掌握了正则表达式才会体会出来更多的内容。这也是我自己明年需要重点加深掌握的一个技术点。

1.XML
数据组织形式的标准。随着 Web 2.0 涌现的的更多服务,让 XML 潜移默化中被更多的用户接手并使用.

5.JavaScript / Perl / Shell / Ruby
JavaScript 在 05 年获得了第二春,但我还是认为这只是其回光返照而已。我更看好的是 Perl 或者类似这样的 “胶水” 语言,我们面对的信息世界太复杂,需要有一种可以把这些千奇百怪的应用结合在一起的那么一种语言技术。Perl 可担当重任。而 Shell / Ruby(Python) 等也仍然在各自的领域内发挥重大的作用。金庸的小说中,独孤九剑很神奇,能够抵挡天下任何兵器幻化出来的武功,精通了 Perl 或许也可以达到计算机领域的这种境界。
一个不可忽略的前提是正则表达式在”胶水”语言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2 Web Services / SOA (类似层出不穷的概念还会继续变化)
如果说 Perl 是胶水,那么 Web Services 就是那些铆合在各个应用上的材料了. BPEL 在今后的几年中会创造一些机会。

9 Linux/Windows (OS)
Linux / Unix 带来的计算机文化无疑影响一个程序员的道路。愈加华丽的 GUI 和神秘的命令行终端或许会带来程序员世界两级分化的可能。

继续阅读

2005 年度我最喜欢的几个软件

看了未完成盘点5大软件,也想说说我喜欢的几个软件。

Movable Type -Blog 发布工具
来杭州之后曾经一度停止了 Blog 的写作。但是后来还是’重懆旧好’, 最后干脆把以前写的其他内容也迁移到 Blog 上了. 每天写点东西,就当自己的生活记录了吧。MT 今年发布了 3.2 版本. 对 Anti-Spam 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不出意外的话, 明年 MT 仍将是我的 Blog 工具的首选.

Above & Beyond (AB) -Time management PIM software.
这是到了新公司之后 Leader 介绍给我的一个小工具, 用于时间管理。开始的时候我比较抵触–理由是没有时间进行时间管理(糟糕的谬论)。一旦坚持下来之后才发现这个小工具真的给了我很多好处。AB 很快将推出 2006 版本。不知道会不会把 GTD(Getting Things Done) 的理念更为完美的结合进来。06 年给自己的一个任务是要把时间管理作为一个习惯来做。

AzureusBT 下载工具
国内的一些 BT 类下载工具(BitComent、汉化的电骡等)不敢用了–都捆绑有流氓软件。一不小心就中了招,敬而远之吧。Azureus 功能丰富,界面很干净,不捆绑乱七八糟的软件,这些我都比较喜欢。有的时候速度慢点,但对我足够了,反正也不用每天都下載东西。

Microsoft AntiSpyware – 反”间谍软件”的软件
Spyware、流氓软件的盛行使得微软的这一款免费工具对我来说这么的重要。自从安装了 AntiSpyware 之后,机器里干净了许多。希望微软的杀毒 OneCare 也能具备类似的效用,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其他公司的付费杀毒工具了。

Gregarius — Online RSS Reader
我始终比较抵触桌面端的 RSS 阅读工具(难以和浏览器无缝结合,Firefox 上的SAGE倒是不错的,刚开始用).而提供 Online RSS 阅读的那些站点都有一些无法忍受的毛病。所以,需要找一个适合个人阅读习惯可定制的小工具。最初选用的 Lilina ,但是速度太慢。后来很偶然发现了 Gregarius,几乎可以满足我的要求了(Ajax/分类/响应速度)。我用这个工具搭建了 OpenRSS.net ,作为个人的 RSS 阅读入口。

上面这几个工具也算有点共性:基本上是从今年开始使用的(MT 除外)。基本上都是 OpenSource 或是 Free Software (AB 除外)

Work@Microsoft vs Work@Google

设想一下,某一个早晨,你打开电脑,浏览器自动登录到你在微软的个人门户(Windows Live)上,系统自动向你弹出今天的日程表,然后你处理邮件,用 Office Live 书写文档,之后通过 IM 工具自动同步给你的同事,顺手把文档同步发送到你的 Blog(当然是微软提供的 MSN Space Live) 上,一切完成得差不多之后,顺手玩玩 Online 的小游戏。

在不久的将来,Work@Microsoft 或许会成为微软 Live.com 站点的一句招牌口号. 这个平台上将会有 E-Mail、IM、Blog、Office服务,甚至还有游戏。微软的很明显的一个意图是希望用户能够在 Live 平台上完成用户的日常工作。一旦微软的 Office Online 能够提供服务,Work@Microsoft 就会成为可能。而在此基础上,微软可以进一步提供其他服务,比如 CRM/ERP 软件托管。前不久,微软 CTO Ray Ozzie在备忘录《互联网服务革命》就已经明确提出了这样的战略构想。

继续阅读

Web 2.0 应用服务稳定性问题

刚才看到我的 FeedBurner 订阅数量一下子从 56 多变成了 31. 直觉上是 FeedBurner 可能出了问题。查看车东的 Feed 订阅数量,少了将近 1/4 . 再看 Keso 的被订阅数量,从原来的 5K 多变成了 不到 4K. 应该是普遍问题了。跑到 FeedBurner 官方 Blog 上看了看,没什么信息。具体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得而知。前几天也曾经发现过一次不正常的现象

Bloglines 的”水管子工”的出现很多用户都遇到。前几天 del.icio.us 因为机房的电源问题,导致连续 2 次停机维护。无独有偶,21 日,豆瓣也因为维护上的疏忽导致短暂的停机.

这些 Web 2.0 的代表站点纷纷出问题。不能不让人对 Web 2.0 应用的稳定性、可靠性产生一定的顾虑。

虽然 Web 2.0 应用服务不一定需要 24*7 这样的可靠性,比如 37signalsDavid 就说过’Basecamp doesn’t have that(99.999% uptime). I think our uptime is more like 98% or 99%’. Web 2.0 应用一般都是轻量级,有的服务提供商硬件投入上可能是”能省就省”。但是必须要看到的是服务一旦不稳定,肯定会使用户产生恶劣的影响.而一旦有数据丢失现象,就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