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UGC

谨慎对待自我生成内容(egc)

标题里的 egc 代表:ego-Generated Content,是我模仿 UGC(User-generated content)造出来的一个词。用以表示个人生成内容,尤其是在一些 UGC 网站产生的内容。

记得 CSDN 的曾登高问过我:

如果 CSDN 开发一个 Google Group的功能,你会创建自己的小组,建立一个兴趣小圈子吗? 

我的直接回答是”不用”,尤其是国内的很多明显是克隆国外服务的站点,比如饭否这样的。最近一段时间里,一觉醒来,似乎遍地都是 SNS ,对于一些明显是浑水摸鱼的服务,我一般会敬而远之,即使注册了,也基本不会真的花费心思去参与。原因只有一个:自己生成的内容是有价值的,有价值的东西不要随便扔到不靠谱的地方,当然,这么说肯定会引起一部分人的误解(我现在也在用个别的 SNS 服务,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研究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作为一个技术人员,至少到到现在为止,还没从 SNS 服务里面发现比较有价值的技术内容)。

自我生成内容成本其实很高。考虑到每个人的一生也就那么长的时间,如果你的时间有价值,那么产生的哪怕每个字符都有必要保存,一旦内容丢失,对个人来说,就是最大的浪费。我个人不认为 SNS 之类的服务能产生更有价值的信息,倒是有可能产生更有价值的”关系“,而且,SNS 的服务很少让人静下新来作一些”沉淀”,每天被新信息充斥着。

至于 LifeSteam:之所以会产生 Lifestream 功能的服务,其终极目的还是要把一个人产生的内容融合起来,但这里面最大的一个问题是,不能做信息的归档保存(类似数据库-> 数据仓库的机制),只是即时更新的信息流而已。从这一上来说,也不利于 egc 的整理。

所以,有必要谨慎对待自我产生的内容,尽管你还没发现这些内容的价值。也不要趋之若鹜的去到处尝试一些新服务,做小白鼠其实没什么大价值。

个人建议:

  • 同类服务只用一个,最多用两个,如果用了三个,那么你是一个义务测试员。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