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一年了。一年前的今天,来到杭州。 那天真冷,一年后的今天, 寒流来袭,一样的冷。 这个冬天真的算是领略到了南方的冷。
武林城呆一年,学到的本地话有如下几句”不搭嘎”、”搞不灵清”– 我对杭州话就”不灵清”,还有一句骂人的”轮儿(62?)”,是听公司领导解释后记住的。听到了好几次万峰老师的节目,他是杭州的知名人士。据说万老师怒了的时候就用杭州话骂人,没听过。
吃不惯杭州菜,很想念北方的土豆与豆角,还有干豆腐,杭州有”千张”,做卤味用的,用北方的吃法则一点滋味没有。
杭州人的热水器很少用天然气,都是用电来烧。刚来的时候特别不习惯,还有些胆战心惊。
杭州出租车看上去大气,但最令人恼火的就是这出租车,打不到出租车很正常,每天下班的时候最好别在路边等车–这个时候出租车交接班,这在北京是不可想像的。不过,大多数出租车司机也赚不到什么钱,动不动就开着车跑老家去了。
分类归档: MyLife
再次’遇到’ PETER MURPHY
昨天在 VeryCD 上找音乐, 偶然发现Peter Murphy 的专辑《Wild Birds 1985-1995》, 仔细一看关于歌手介绍的部分:
是的,Peter Murphy ,这个包豪斯(Bauhaus)的前主唱,哥特音乐的曾经代表人物
最开始注意到这个人是因为听说窦唯曾经非常推崇彼得,甚至卧室中贴满了包豪斯的海报,窦唯最为人称道的《黑梦》更是充满了Peter Murphy的影子,从音乐的形式,内容,唱法,无不非常相似--虽然窦唯自己否认这样的看法。
不过窦唯后来为了摆脱Peter Murphy的影响,曾经把自己收藏的所有的关于包豪斯和Peter的CD都抛入了河中–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再到后来,我们听到了窦唯的云雾缭绕的新民乐…….
我最早听Peter Murphy还是有一次去青岛,GF领着我去当地的一家音像店,那个老板很明显是比较识货的人,记得那次还找到了好多喜欢听的东西
Peter Murphy ,那微有震颤的嗓音。
Faint ,居然是我多年前的一则 Blog 内容: 想起了PETER MURPHY . 被不知哪个音乐爱好者原封不动贴过来了.
再次用 Google 搜索一下内容, 发现这几句话被很多地方都贴过.一则 Blog 就是这样悄无声息的被传播喽,稍稍有点惊讶.想起以前无意之间写的一篇东西,甚至流传到文学城,真正用心写的反而看的人太少.
Windows Live Messenger 邀请发放
偶然看到我居然有这么多的邀请:
Windows Live Messenger beta. You have 10 invitations remaining
This will be the next-generation MSN Messenger. The name is new, but it will still be free to download Messenger and use most of its features. And there will be some remarkable new ways to instantly share and connect with friends.
简单–复杂–简单, 经过了多次升级的”减法”之后,微软 Windows Live Messenger beta 现在已经变得非常好用. 而且,不是 Hotmail / MSN 的邮箱地址的用户也可以登录了.
有想尝试的朋友把 MSN Messenger 用的邮件地址留在下面即可. 我的 Blog 的读者优先, 先到先得.
—
修改了一下
《越狱》 — 一部 Hacker 电视剧
几乎从来不看美国电视剧的我,这几天迷上了《越狱》(Prison Break).
对于所有喜欢该剧的观众来说,肯定都能感觉到跌宕起伏的剧情和鲜明的人物个性.网络上甚至有单独讨论这个电视剧的网站.关于剧情和人物之类的信息基本上可以找到,这里不再赘述.我只说说我对这个剧的另一个角度的理解.
看完了第一季 13 集之后,我发现也可以把《越狱》看作一部关于 Hacker 的电视剧。毫无疑问, Michael Scofield 就是隐藏在监狱这个系统中的一个普通”用户”,因为已经掌握了系统的源代码(监狱维修的时候得到的蓝图),他付出代价(抢劫银行)后获取了”系统用户帐号”而进入监狱, 目的是利用找到的漏洞(系统),取得目标信息(带走他的哥哥,或许还要查出来冤狱背后的真相),获取自由!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些黑客文化的意思了?
但是实际上, 这个任务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系统之外的强大未知势力在逐渐把他们几个人逼向绝路; 系统内部呢? 未知的因素太多了! 一个难题是系统构造已经有了些许改变, 而且, 管理人员随时再查找漏洞, 修复漏洞,没准儿会在什么时候会让他们陷入绝境; 而那些已经困在系统中的用户(罪犯们, 比如 T-Bag ..,)有各种各样的”习惯”, 也会给他带来一定的危险,至少也是麻烦不断; 还有系统的管理员 (狱警) 也在时刻盯着他们.虽然可以把 Michael 看作一个天才黑客, 不过,除了技术上必须要把每一步计算得精确无比之外,还必须要灵活运行”社会工程” 的手断来获取所有有用的信息: 与 Sara 的交往(或许会发展成为爱情)、与狱长的”劳动交易”无不体现他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