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目睹怪现状。
北大副教授,前实话实说主持人阿忆(周忆军)在自己的 Blog 上哭穷,《无脑人,请你给俺指条出路,让俺们都照着去走》,列了一份工资单,每个月居然还要自己补贴 1400 块才可以维持生活,这还了得? 人家可是北大副教授啊!
为什么放弃以前月薪高达六万块的生活而非要进北大教书,阿忆说“我不大太想钱的事情,反正我也不穷。有种北大情结吧”,这绝对不是傻,这是多他妈的高尚的人格啊! “贫,志不改; 达,志不改”。
我们干脆给这位北大教授捐点款,好让他能够每周给学生上好 150 分钟的唯一一节课; 每个月给自己的别克车加足了油; 两个孩子能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商品房能够继续供得起!(还好,没打算去住别墅); 也能把上网费缴了,多写几篇 Blog ,好让我们知道北大教授的悲惨生活。
虽然阿忆已经开始”自救”,“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凭那点工资不能活下去”,但是,再苦不能苦教育! 来,我们给北大副教授阿忆捐点款。
–EOF–
分类归档: Review
电子日记本–我用过的最好的 Windows 工具之一
这个电子日记本工具曾经用了 3 年多,我用过的最好的工具之一。
第一次见到别人用这个工具的时候还在大学里。刚毕业的一个师兄(Gift Young) 介绍这个东西给我。当时看到 电子日记本的 UI –仿 NeoPlanet 风格真有点惊艳的感觉(那可是 Windows 98 的年代啊, Windows 2000 还没看到呢,更不要说 XP 了),苦在那个时候没有自己的电脑,也没有什么所谓的 U 盘,不能随身带着这东西。一直到参加工作后,电子日记本才在我的电脑中落了户,一住就是三年多,一度是我笔记本中必备的工具。
我有一段时间一个工作习惯是每天下班之前把做过的事情记录下来,这是个不错的习惯–每个月财务报销的时候,很容易找到什么时间我去了什么地方,需要报销多少钱什么的 :)
这个工具的作者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停止了对这个工具的更新,而我自己也因为开始写 Blog , 逐渐对其使用不那么频繁了,等到后来逐渐了解了一些 GTD 的方法与工具,这个电子日记本就几乎不用了。
这个软件是免费的,如果准备收费,我当时绝对是会购买的–这似乎也是我第一个很心甘情愿掏钱的软件。所以说还是很有商业价值的,如果作者能继续更新,提供一些对 Blog 软件的集成,说不定会成为一个非常成功的产品。
假如这个工具开放源代码,假如…
现在偶尔打开电子日记本看看以前随手记录的东西,好像一下子把时间拉回了几年前。
–EOF–
几个东北词汇的解释
上高中的时候,同学之间经常使用一些很东北的词语。想起来几个,说说。
1) 造一阵
“造一阵” 基本可以理解”不错”,”挺好”的意思。用 Google 搜,居然也有页面包含这个词。
例句:
你这头型造一阵啊。
那家伙写的东西造一阵。
2) 大手
“大手”不是说手大,而是和现在流行的“牛人”意思相近。我们那会儿说谁学习好,比如语数外俱佳,就说,这个人是”大手”. 可见,我们那个小地方毕竟不是水木清华,否则现在的网友肯定都说”大手”而不说“牛人”了。自从高中毕业后很多年没听人这样说起过,这个词消失了吧?
例句:
那女生学习可不一般,大手啊! 他男朋友是个坷垃。
3) 坷垃
也做 “土坷垃”,”坷垃皮” ,”坷”我们读音为 Ka .这个词贬义,就是”很差”的意思,有的时候也有”瘪三”的意思。
例句:
真他妈的坷垃,咋整砸了?
随着赵本山的《马大帅》电视剧火爆,”O 啦” 这样的词也快成了东北方言了。
网上找到一个 东北方言字典 ,挺有意思的。谁还有更多有意思的?
–EOF–
Opera 90.1 版本? Opera 90.2 版本?
难道软件也要时不时的搞点绯闻才好? Opera 上次升级的时候看到一个 90.1 的版本:
这次 9.02 升级,这个问题还是存在:
这么低级的错误倒让人怀疑是不是 Opera 有意为之. 只可惜 Opera 不是大明星,如果是 Google 什么软件的版本这样搞一下,估计全世界都会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