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著名的广告人,但是我是在用生命经营的广告人。
—侯总 史上最牛广告人
今天不拍拖是为了明天更好地拍拖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学院李醒华对学生说. 这个学校的绝密文件真是 21 世纪的经典。
只要不谈房价!
—建设部官员们应承来参加房地产论坛的前提条件
我在外地上班,专门坐飞机回兰打狗,为此,我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
–专程坐飞机回兰州上街打狗的人
在 HDS 发布新产品 USP V 后两个月,EMC 宣布推出 DMX-4。
DMX-4 似乎没什么亮点。官方说明也就这么几个:后端终于支持 4GB 通道了(HDS 可是老早就支持了); 将支持 750GB SATA 盘。至于性能提升,说得比较模糊,大约是 1/3 的样子。在软件方面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本来听说 DMX-3 将有一次微码升级才能支持端到端的 4GB。看来这次微码升级直接变成 DMX-4 了。
等闲下来收集一点资料,看看现在存储服务成本最低能控制到多少.
–EOF–
看这个题目可能有人会有疑问,SNS 站点和水葫芦有啥关系?
周六周日和项目团队去华庄生态农业园玩了一次,钓鱼,钓龙虾都挺有趣的. 不过给我印象最深还是水道上到处可以看到的水葫芦。有的地方已经占据了大半的水面。据说这玩意儿已经在滇池、太湖以及不少水域肆虐多时,因为繁殖飞快,很难根治。其危害来自”生长中消耗大量溶解氧,又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最近又有”专家”要用这玩意儿以毒攻毒对付蓝藻,我看完全是欠抽。
网络上也有’水葫芦’, 在 SNS 站点里尤甚。拿我在 Wealink 中的体验来说,里面所谓的从事猎头和营销的用户就和水葫芦差不多,拥有几千个’连接’的猎头不在少数,而且这些人在里面折腾的还挺欢,每天收件箱里面都能收到转发来的所谓体现”人生智慧”之类的玩意儿。以致于我现在看到猎头人员发来的连接请求一律拒绝。记得很久以前 Wealink 还是不能主动和联系人断开链接的,我申请了几次后新功能也开发出来了。新型 Web 2.0 站点是这样,其实传统的论坛里也存在类似的情况,我以前喜欢去的一个技术论坛,就是因为有些用户大量的自我繁殖,发送格调低下的垃圾信息而导致不少用户流失,当然,很多站长还是喜欢这样的”水葫芦用户”,毕竟带来了更多的 PV –垃圾 PV。
水葫芦消耗大量氧气,而”水葫芦用户”消耗大量网站资源,水葫芦使水体富营养化,使得其他生物大量死亡,”水葫芦用户”使得 SNS 站点”富信息化”–导致其他用户信息过载。这一点不少 Twitter 用户也深有体会吧?! 水葫芦破坏生态,”水葫芦用户”破坏一个社区的生态,而且会”暗示”更多的用户加入水葫芦的行列,如果不信的话,看看那些喜欢树立 “用户标兵” 的站点(比如新浪)就知道了。
任何站点都不可能没有”水葫芦用户”,关键还是看管理者的态度。有些听之任之,甚至喜欢”水葫芦用户”带来的虚假繁荣,短期内可能好像有所收益,长期来看,最受损伤的还是站点自身。
国内的站点中,豆瓣在这克制水葫芦用户上做得很好,值得表扬。
–EOF–
有感而发。从 ITToolBox 上一则 Blog 看到这个文章:一位 DBA 涉嫌盗取了 230 万客户资料。其中 220 万是银行账户资料,9.9 万条是信用卡记录。不知道这位一时想不开的 DBA 最后是否获罪。如果在国内,可能问题不大,教育教育罚点款就差不多无事了,在美国可不好说了,弄不好要关个几年,个人信用估计也将受到影响。
做个 DBA 可不容易,不但要技术好,还要人品好,能顶得住不义之财的诱惑(有没有什么公司提供高薪养廉的机制?)。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这种来自公司内部的威胁其实挺多的,最近《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上也有文章说的是类似的事情:危险的后门:内部”黑手”探囊安全网络
–E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