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档: Review

的确没有那么多”迷信” [DBA工作备忘]

昨天拜读了刘润的“不要搞封建迷信活动”,深有感触. 前一段时间我在处理 Data Guard 的时候, 遇到过一件怪事. “怪现象一定有原因的”. 果然, 经过仔细分析之后, 果然发现并不是灵异现象. 凡事皆有因果.
情景描述:
在一个机器上建立两个同一数据库的 Data Guard. 其中一个 Data Guard 已经建立,数据文件放在 foo 目录下.现在准备建立第二个 Data Guard, 数据文件放在 fooback 下. 初始化参数已经设置:

*.db_file_name_convert='/opt/oracle/oradata/foo/','/opt/oracle/oradata/fooback/'

其他的设置略. 用第一个 Data Guard 备份的控制文件, 启动第二个实例, 进行恢复. 开始正常, 恢复了几个文件之后,遇到如下错误:
skipping datafile 56; already restored to file /opt/oracle/oradata/fooback/user_log_04.dbf
skipping datafile 57; already restored to file /opt/oracle/oradata/fooback/user_log_05.dbf
channel ORA_DISK_1: starting datafile backupset restore
channel ORA_DISK_1: specifying datafile(s) to restore from backup set
restoring datafile 00058 to /opt/oracle/oradata/foo/foo_note_06.dbf
RMAN-00571: ===========================================================
RMAN-00569: =============== ERROR MESSAGE STACK FOLLOWS ===============
RMAN-00571: ===========================================================
RMAN-03002: failure of restore command at 03/24/2006 11:32:48
ORA-19504: failed to create file “/opt/oracle/oradata/foo/foo_note_06.dbf”
ORA-27086: skgfglk: unable to lock file – already in use
IBM AIX RISC System/6000 Error: 13: Permission deni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8
Additional information: 553070
已经作了数据文件名字映射, 在第 58 个文件映射失败(应该是 fooback 目录下的文件,又跑到 foo 上去恢复了!) 怪哉!
进入第一个实例, 查询文件名字,正常.进入第二个实例, 查询文件名字, 前面 57 个都是 fooback 目录下的, 第 58 个就变成了 foo . 难道是遇到了 Bug 么 ? 为什么是 58 ?
折腾了许久, 针对这个58 ,我去查以前的数据库变动, 发现这个文件,是第一个 Data Guard 建立之后我第一次添加的数据文件.
oops, 我用的这个控制文件有问题!! 如果只在一个机器上建立一个 standby ,那么用其他 standby
备份出来的控制文件, 并且不修改文件名字映射的话, 不会出现该问题的. 而第一个 Standby 的控制文件,只从 Primary DB 控制文件带来 57 个数据文件的信息.所以, 在 58 个失败. 而 Oracle 的 Data Guard 文档中建议的标准做法是从 Primary DB 取控制文件.
Bug ,这是一个 DBA 甚至是所有 IT 工程师最容易”迷信”的地方. 破除迷信, 从现在开始. 

继续阅读

金庸小说《碧血剑》仍然存在的一处Bug

在家闲来无事读金庸。广州出版社出版的修订版《碧血剑》,读罢,发现了一处不太合常理的情节。
书中写道,袁承志少年时候进入金蛇郎君丧命的洞窟中, 发现了插在石壁中的碧血剑,用力拔了几下,微微晃动,只得作罢。
从后来的情节中,我们看到,当时金蛇郎君手足筋脉俱废, 哪里来的力气把这把宝剑插入石壁呢 ?
碧血剑
下部的时候还有一处很明显的情节错乱, 就是五毒教的齐云璈请求何铁手拔刀的那一段。前言不搭后语。
这部碧血剑是金庸早期的作品, 在这个版本中加入了大量的心里活动描写(比如对阿九的意乱情迷) ,纵观金庸小说,心里活动的描写一如中国古典小说那样,并不多见, 也是很为生涩的地方。

雅虎搜索日志

雅虎中国搜索日志开通了.
国内大一点的互联网公司官方 Blog 还真少。在 Google 黑板报 之后, 终于又看到一家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官方 Blog , 雅虎的搜索日志相对 Google 来说稍稍开放了一些: 允许用户评论. 没有交互的 Blog 不能成为合格的 Blog . 至少我就不太喜欢Google 黑板报的自言自语风格.
一点小建议:
1) 提供 Feedburner 烧录的 RSS Feed. 便于统计有多少订阅数量;
2) 增加 “订阅到 Yahoo!” 的便捷标签;
3) 在雅虎搜索首页的适当位置添加这个 Blog 的链接. 毕竟是雅虎中国搜索的官方 Blog , 更有利于用户反馈.

BTW: 这几天休假,很少更新, 发现我的 Blog 订阅数量反而有所上升. 小记一下.

侯捷被骂, 网友伸冤

在新语丝上看到有人在说《侯捷的著作有问题》
大陆的程序员怕是没有不知道侯捷的, 自从侯捷的《深入浅出MFC》被引进到大陆, 侯捷以其著译者身份在 IT 界可谓迅速走红, 之后则出书速度愈发惊人, 短短几年间,或翻译(合作翻译较多),或著作(少之又少),印象中似乎有段时间程序员人手一本侯捷署名的著作.
的确,侯捷有的著作不过是应景之作(比如《 Word 排版艺术》 ), 也难免会收到一些质疑的声音. 不过还好,立刻有网友指出这位质疑者的文章一些不确切的数据。其实侯捷相对大陆的作者译者更加严谨,著作或是译作硬伤相对还是比较少的–即使是挂着侯捷的名头的合译本, 而且,选材都很好.
我这么说是不是意味着读者对图书质量的要求不那么高了 ? 的确,无论什么就怕比较。如果你读过 邱仲潘 先生的译作你就知道侯捷是多么可贵了。
新语丝或许应该开辟一个专题讨论一下 邱仲潘 先生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