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 Fenng

《构建可扩展的 Web 站点》读后随感

building_scalable_web_sites.jpg对于构建 Web 站点,《构建可扩展的 Web 站点》重点并不是讲述 How-To 的 — 讲述 How-To 的书已经很多了,却很少有图书愿意分一部分篇幅讲述 Why 。所以有的人可能认为”缺少细节”,有的人则读罢大呼过瘾。我一般的建议是,如果你觉得这本书没劲,那就再读一下第二遍。

为什么我推荐这本书? 主要的原因是这本书给出了可扩展站点的必备要素,而书的内容几乎全是作者在 Flickr 站点实战中得来的经验谈,如果您的站点是个发展中的 Web 2.0 站点,你可以认为这本书是个技术”标本”。如果回顾一下我的 Blog 的话,会发现多则关于 Flickr 的技术话题:

当然,这些这些都是皮毛。

如果你正在为你的网站性能问题而苦恼,那么建议直接去读第八章,这一章也是让很多人觉得有价值的章节,因为讲的是”瓶颈”(可见如何解决网站性能瓶颈是个多么普遍的话题啊)。如果严格的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并非有多么深入,但对于需要对网站性能瓶颈建立全局概览的朋友来说,足够了。毕竟我们看书不是挑刺,解决自己的问题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对我来说,第九章也让我收获良多。第四层负载均衡和第七层负载均衡的差别,什么时候合适用第四层均衡,什么时候用第七层均衡,如何构建一个第七层负载均衡网络… 这些看似都是基础的问题,但实践中是需要仔细平衡的一个事儿。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 Cal Henderson 能有下一部书的写作计划,我倒是希望能看到设计可扩展的 Web 2.0 站点的主题,当然,可能我们看不到了,因为,Flickr 被 Yahoo! 收购后似乎缺失了进取心,谁知道 Cal 会不会跳槽而走呢?

PS: 这也是我认为”Web 2.0 网站架构不可或缺的图书“清单中的一本。

EOF

抛弃洁癖

同事闲聊突然想到的。他 “在Slackware , Arch 与 Ubuntu 之间徘徊…以前一直用 Slackware, 有点洁癖”,我给的建议是”抛弃洁癖”,直接用 Ubuntu 好了。

类似的极致是这样的:用 Mac 笔记本,安装个 Windows ,Windows 上安装一套主题,模拟出苹果的界面 …

洁癖,或者说是强迫症,会害死人。温瑞安小说中有个人物,叫做”神捕”刘独峰,这个人最后的死因居然是因为自己的洁癖 — 衣服脏了而丧失战斗力。

其实工作生活中经常遇到类似的场景,非要所有东西都”对了自己心思”后才能把事情做好。比如用电脑就用 Mac ,MP3 就用 iPod ,迷恋某个品牌不能自拔,其实在苹果之外也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又如技术人员对某个编程语言的痴迷,迷 Python 的就鄙视 Ruby ,迷 Ruby 更不屑微软的技术线…

有些洁癖或者说是”偏执”,到了最后往往容易让人忽略了事物的本身目的。比如有些朋友用 Linux 做共作工作用操作系统,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定制”桌面这个事情上,而忽视了他本来是”使用”操作系统这个事情。

作为一个技术人员,口味还是要放开一些,始终迷恋于一个东西,总会营养不良不是? 而一些不会带来实质性提升的洁癖,还是扔掉吧!

EOF

闲言碎语,很为偏颇

2e3587f6

此文作者:, 位于 Geek 分类 标签: , on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高性能网站建设指南》读后随感

High_performance_web_sites.jpg对于前端优化技术,我之前根据已经从 14 条增加到 34 条的 Exceptional Performance 做了一份笔记:

这些最佳实践看似没什么艰深的技术含量,而网络上也能看到很多关于网络前端优化的文章,但是实际上我发现能操作、执行下去的网站还是不多,更多的时候,大家把类似的信息当成参考信息而已,看过,丢掉,如此而已。Web 前端优化的时间准则有些其实也算是常识。我曾经听到过某家大型网站的案例:用户反映网站速度慢,进行了多次技术会议,多个方案评估之后,”发现”是图片拖慢了整个网站,于是,大家的意见统一了,建设更多的 CDN … 可实际上,这个问题或许不需要过多的投入研究,简单的分析一下页面元素比例就知道了。

这本《高性能网站建设指南》的内容以最初的 14 条优化准则写的,精炼简洁(几个小时就能读完),我觉得已经抓住了前端优化的至少 80% 的内容,加上书中的一些引申内容(尤其是涉及到的 RFC),如果这些都能做好,那么已经能够解决绝大部分问题了。所以是绝对值得网站运维人员一读。而且,我也认为这是 Web 2.0 网站架构不可或缺的图书 之一。

另外,发现博文视点的这一批 O’Reilly 的图书都是有索引的,很难得。

EOF

链接:购买《高性能网站建设指南》

缔造乔布斯神话

icon_jobs.jpg乔布斯擅长的事情,一个是谈判,一个是设计 Apple 机箱(或者是 iPod 外壳)。

记得前段时间有同事开会的时候问大家这个世界最有品位的人是谁? 天,居然说是乔布斯,我宁愿说盖茨,也不愿意说是他。如果选择最苛刻的人到差不多可以是乔布斯,因为苛刻,才能”选择”出比较完美的东西。不要说是他”设计”的。

那么多苹果迷应该明白,你们喜欢的是苹果的产品,而不是乔布斯这个人。 乔布斯头上的更多光芒都是抢来的(他也自诩为海盗),因为他是苹果的创建人之一,所以他有这个权利。就像古代皇帝喜欢给自己个大将军的称号一样,Jobs 最喜欢干这样的事儿,而且,绝对不会脸红的。当然,这世界太多攫取别人工作成果当成自己的案例。每当看到业界人物厚着脸皮自己介绍”曾主导设计某某产品”,那就让人明白这个家伙除了在这个项目里面”坐顺风车”之外什么都没干。

即使是 Pixar 的成功,也丝毫看不到他在里面究竟起到什么作用,这个时期,他不过是个老板罢了,可一旦那些动画大作成功,镁光灯下的却是乔布斯,那些天才们早都知趣的躲到了一边。

这也是个绝对拧巴的人,多少年都不承认自己的女儿,却把他视为珍宝的项目命名为女儿的名字,Lisa,最后这个注定要失败项目被人视为笑柄。

相比之下,Steve Wozniak 倒是更像一个神,从凡人到神。而 Steve Jobs ,只能是这个商业社会中的一尊偶像。

EOF

链接:购买《缔造苹果神话 》 (翻译这本书的人不太懂 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