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归档: Review

年度回顾:2007 年最常用的 Web 2.0 服务

2007 年就快过去了。这一年中, Web 2.0 应用对我的网络生活影响程度更大了一点。回顾一下,除了过去经常用的 del.icio.us、Flickr 等”老一辈“的 Web 2.0 服务外, 今年新熟悉了几个 Web 2.0 服务。

Twitter — Micro-blogging Service

截止到写这篇 Blog 为止,我在 Twitter 上有超过 1000 条更新,Followers 接近 250 个。算得上是个中度用户,中毒还不算深。

Twitter 刚上手不知道怎么玩,但是玩起来还有点容易上瘾。必须要承认 Twitter 是个时间杀手,我过去也担心这东西带来的信息过载,有的时候会有比较大的信息噪音,比如那些绑定了 Feed 到 Twitter 上的朋友,对于 Feed 通知更新太频繁的我都屏蔽掉了,现在尽管每天接收大量 Twitter 的 Updates ,但总体感觉信息还是比较有质量。

顺便说一下,我用 TwitterFox 这个 Firefox 插件。用 IM 收发更新容易受到被动干扰。有些担心有一天 Twitter 会被阻尼,但我不打算用国内的克隆版,使用这些 服务也是为了体验创新的产品设计。

LinkedIn — SNS Service , Business-oriented

在尝试 LinkedIn 之前,我是若邻 (Wealink.com) 的用户,但若邻的整体用户氛围现在非常让我比较反感,尤其是很多人打着”猎头”的头名来套瓷,还有社区内的很多人一天到晚的转发帖子,信息噪音太大了。LinkedIn 上的用户还是比较规矩的,没事也没人来干扰你。

LinkedIn 是《连线》杂志评选的 2008年十大最值得关注创业公司,符合我要用就用同类站点中最好的习惯,你总不想某天找不到自己辛苦积累的信息吧? 之所以起用 LinkedIn 这样的服务,还是觉得有必要积累一点个人资本,认识一些国内外业内的朋友,互相通通气。我在 LinkedIn 上的 Profile 连接超过了 75 个,估计还能逐渐增加一些,话说回来,LinkedIn 上 Google 的员工,平均每人也只有 47个联系人“。车东在上面有超过 500 个连接,可以作猎头了。

其实面临求职的朋友不妨在 LinkedIn 或者类似的服务上维护一份自己的简历,事半功倍。

其他的 SNS 服务,如 MySpace 或者是 Facebook ,我不打算用。没那个精神头了。

Google Reader — Information Gateway

自从 Feedburner 被阻尼了之后,不得不抛弃客户端工具 GreatNews,而起用在线 RSS 阅读工具,另外一个考虑是性能问题,订阅 Feed 超过 1000 个后,GreatNews 更新非常消耗本地资源。虽然抓虾也不错,但我基本上是用抓虾看看热文,大部分的阅读还是在 Google Reader 内,看到不错的文章就 Share 一下,通过 RSS 集成到 CNOUG.net 上,便于 DBA 圈子内的其他朋友也及时看到,共享嘛。

Google Reader 最近的好友间阅读共享功能也很有意思,虽然多数人都在质疑这个功能有泄漏隐私之嫌。我个人觉得可以通过算法来调整这个设计上的漏洞。Google 不是一项强调数据说话麽? 那就来点更智能化的东西吧。

这两天也在尝试 Soup.ioFriendFeed 这两个东西,直觉中明年要启用其中的一个。你在去年尝试并喜欢那些 Web 2.0 服务? 说一下吧

EOF

圣诞节收到”天使”的礼物

公司有个老传统节目叫做“国王与天使“,随机抽签,”天使”要给”国王”送个小礼物。我的天使给我送来了什么? 一双袜子,仔细一看,还是女袜…说看我的名字以为我是女孩子,问题是,有名字这么难听的女孩子麽? 不管怎么样,谢谢这位同事!另外,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天使,圣诞快乐!

这两天比较忙,忘了我自己也当”天使“这个事情,查找一下才知道我的”国王“远在北京,只好通过 IM 问候一下。

翻看了一下 我在 2007 年的 Wish List,居然一个都没实现。看来 Wish 还不是现实。

EOF

此文作者:, 位于 Review 分类 标签: on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年度回顾:这么多的数据泄漏事件

到了年底了,要预防安全事故,数据泄漏更要预防。CSO 杂志列举了 2007 年的 10 大数据泄漏事件。这里有一份比较全的数据泄漏列表。我觉得这个 美农业部数据库漏洞泄漏十五万人资料 其实也很有实力入选年度 10 大,但不知为何没入 CSO 杂志作者法眼。

原以为这些事件都和什么黑客入侵有关的,真实情况倒是大相径庭:有好几个是着了 “社会工程学” 的道儿:光是硬盘、笔记本被盗就有好几个。金庸老先生说了,”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小平说了,能拿到数据的黑客就是好黑客。光盯着软件的漏洞下手,还不如奔着人下手容易(比如电影《防火墙》里描述的那样)。比如企业内部网络安全固若金汤,那可以盯着他的备份磁盘磁带下手嘛,要不盯着他出差的总裁、CTO 啥的,在机场、火车站偷丫的。所以,如果要黑某个公司的网络,还不如扮作捡垃圾的,每天检查一下这个公司的废纸。扯远了…

DBA 们,一起来评选一下咱国内的 10 大数据泄漏事件吧? 不过,我好像一个都没听说过,虽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谁让咱报喜不报忧呢。

EOF

技术工程师居然写起诗了

话说虽然快到年底了,可公司的某个项目(不妨叫做 A 项目)正进展的如火如荼. 该项目意义非凡,工程师连续疲劳作战, 自是压力不小. 项目组成员青轩同学有感于此, 填词一首,说是要调节一下气氛:

长相思
--记 A 项目有感
争一声,吵一声,慷慨激昂闹市中,荆棘已随风。
茶已冷,杯亦空,专注凝神梦不成,皓月挂三更。

看到邮件后,不少人一边笑,一边赞叹. 妙的是, 另一位才子周瑜也很雅,立刻回邮件填词和之:

短相逢
--感长相思-A项目有感
夜重重,意浓浓,苦思冥想情已融,相知镖局中。
日相逢,夜相逢,会友对面难见容,翩然已过冬。

按: 青轩和周瑜是内部的花名. 而”会友” “镖局” 则是公司某个会议室,该项目组封闭开发所在地.

虽然从格律的角度上看,可能不那么严格. 但是信笔写出来的东西足见”有才”. 谁说工程师整天写代码没情调? 那是你没看到有趣的工程师, 我们这里这帮家伙一旦搞笑起来也不得了的.

有个同事的评论也很有意思: 厨师不看菜谱看兵书已经让很人吃惊了,谁能想到技术工程师居然写起诗了…. 就在写这篇 Blog 的时候, 还有好几个同事继续填词和之呢…

最后说一下,这个有意思的团队现在求贤若渴. 钱多人少速来,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给我邮件.

EOF

此文作者:, 位于 Review 分类 标签: , on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