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 Fenng

无解之解

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做技术的朋友提出的问题:

怎么能不让DBA看到应用的任何数据?

是个有趣的问题,不过是个不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不需要解决?因为即使解决了,也是个非常糟糕的办法,反而带来更多的隐患,付出更大的成本,看似解决,实际上无济于事。最多给点心理安慰。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有的时候我们费了很大力气不过是在寻找无解问题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你把精力耗费在了不正确的地方。 比如这个如何彻底避免 DBA 看到所有数据? 还有类似如何彻底杜绝 Unix 系统管理员(SA)执行 rm 命令? 如何设计完备且不会让员工钻空子的流程制度? 如何避免让医生看到手术台上病人裸露的身体…

在大一点的公司里面,这类问题一般体现了领导者的行政意志,一层一层压下来,结果执行层面只得硬着头皮搞解决方案。如果领导者最后能醒过神来还好,否则的话,就会苦了不少人。

我看到的另外一句有趣的话是这样的说的:「如果你觉得你需要一把戳不坏眼睛的勺子,其实你应该想想为什么要用勺子戳眼睛。」

创业团队和小公司,应该尽量避免绕开这类问题,不要在这种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太多的成本。当然大公司该浪费就浪费吧,那么多人,那么多资源,不浪费一点怎么能称之为大公司呢?

说起大公司,其实我心底一直敌视大公司,或者说鄙视大公司的所作所为,有的时候看到一些大公司做的蠢事就觉得乐不可支,而且坚信今天的各家大公司早晚有一天会成为历史,会因为自己的愚蠢死掉,会因为自己的傲慢错过更多的机会,会因为自己的庞大而无法适应新的时代,会被各种小公司蚕食掉,而哪些新成长起来的小公司会再演变成大公司,这就是商业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EOF

此文位于 Startup on by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再度归来的 JobsDigg

隔三差五的就会有朋友托我帮着招人或是求职的。总人工帮转发也不是个事儿,干脆花了一点时间把 JobsDigg 重新简单的「装修」了一下,油漆还没干,不过能用了。有类似需求的请到 JobsDigg.com  注册个帐号自己发布信息吧,免费,自助式服务,不费油.

JobsDigg 有一段时间因为没有精力打理,杂草丛生,大量的 Spam 信息涌上来,一度想给关掉算了。不过一旦临时关掉,发现还真有人在访问。留着也是个念想,就留着吧。之前的版本频繁遇到「链接重置」,找了好久也没找到到底是哪里犯了忌讳,后来实在忍不住了,买个 SSL 证书 部署上了,总算消停了许多。空间是单独部署在一个 Linode VPS 上的,一年总体费用大约 200 多美元。还可以承受。

对于 Spam 泛滥目前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好人工处理,这一版本比之前的版本 Spam 已经少了很多。弄这些东西又不赚钱还挺耽误时间的,尤其是现在手头事情的确比较多了,难免顾此失彼,有时自己想想也不知道折腾个什么劲儿,希望真的对一些朋友有价值,我就心满意足了。

EOF

在这次折腾的过程中得到了同事森森的友情协助,特此感谢!

此文位于 Jobs on by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未老先衰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一些朋友和同学都把「老了」当作一句口头禅挂在嘴边,年纪轻轻感慨年华老去总不是个好事情,至少心态上已经疲了。

这是不是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不少做技术人也常问我,三十岁以后怎么办? 做不了技术了怎么办? 转作管理么? 好像这个行当只有两个工种似的: 一个技术,一个管理。在很多人头脑中,不做技术就做管理,一个辛苦,一个轻松。一个被人管,一个是管别人。年轻的时候被人管,老了的时候管别人。但很少考虑按照自己的热情和兴趣去把一个事情做得长久。

年纪大一点就不能继续做技术了么? 至少 IT 这个行业在中国也没多少年,所以四五十岁的人好像的确不多,但这并不说明到了这个年纪就做不了这个行当。其实如果看看国外的 IT 行业会议,会发现头发花白的参会者一大把。每个人得脸上都是自信的表情,跟我们这些年纪轻轻就一脸疲态得人截然不同。

他们都做的好好的,我们还担心什么呢?

是否老了并不重要,活在当下,把每一天过好,其实就是保持心态年轻的一个要诀。

EOF

首发于「小道消息

此文位于 MyLife on by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

Startup News

假期有点空闲,搭建了一个小工具: Startup News.

程序用的就是 Paul Graham 的 Hacker News 的代码,所以跟 HN 很像这是正常的。不过不正常的是,立刻就有人说这是抄袭 HN,问题是,这套代码是开源的。

这就是我们一部分人的思维,只要看界面像,立刻就是抄袭。

话说回来,为什么要弄这个玩具呢?

我自己需要一个这样的工具。每天打开浏览器,我想要大致知道这个行业,关于创业、技术、产品,出现了哪些值得阅读或是值得关注的内容。不一定是最新的内容,那是科技新闻网站要做的事情,我想知道的是潜在的「热点」,或者是一些小众化的流行内容,比如一位技术专家写了一篇技术文章,有深度,但是领域比较窄,这样的文章可能永远也不可能在 36Kr 或者 CSDN 或是新浪科技的首页上看到,但是,我需要,这是我自己的需求。而且,上线这几天之间我已经发现了不少值得阅读的内容。

以前用 Google Reader 是可以完成这个需求的一部分,不过自从 Google 主动对 Google Reader 自宫以后,要发现类似的信息成本就变得高了起来。所以,需要一个这样的工具。

但是,既然有了 HN ,又弄一个克隆的东西干嘛呢? 没错, HN 每天我也在看,但是由于语言的关系,那上面永远也不可能出现「中文」的信息。HN 不可或缺,但是,我还需要更多。

那么,你为什么不自己写一个呢或是用其它类似的程序呢? 自己从头做一个没有必要,即使自己写一个,也不可能有 News.arc 这么好。这个程序唯一的遗憾是可定制化不那么灵活(当然搭建也的确够费事的),但是核心功能已经足够好了。其它类似的程序,都没有这个这么简洁精巧。

那么,你为什么不搞一个科技类垂直媒体呢? 我觉得内容的复制来复制去没有必要。与其将内容转贴来粘贴去,还不如,只给一个链接,把流量还给内容的创造者们。

那么,你弄了这个东西就一定能解决你的问题么?不一定。这个东西需要多人合作才能更好玩。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的视野依然有限,必须要更多的参与者。现在问题变成了: 你乐于参与这种协作么?

那么,这个东西应该如何发展? 为避免陷入更多的空谈,我只能说:我还不知道。需要更多人使用才可能会看到这个工具的价值,也或许本身并没有价值。

那么,怎么才能用呢? 简单的说,第一步,注册;第二步:提交你认为值得提交的内容;第三步:看到别人提交的不错的内容做个投票,循环到第二步. 这几点就够了, 当然也欢迎就特定的话题发表你的看法,讨论一下.

最后,适合哪些人来玩? 创业者,技术人,产品人,投资者… 对科技类新闻感兴趣的所有人. 欢迎大家分享你看到的有价值并值得分享的内容. 也欢迎创业团队分享自己的产品和招聘信息.

一起来玩吧.


更多信息:延伸阅读

此文位于 Startup on by .
转载须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