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 DBA 应该都记得这篇文章吧 ? Myths & Folklore About Oracle8i Performance Tuning. 这篇文章的出现, 粉碎了当时的不少图书中标榜的实际上没有什么作用的优化”技巧”.
来自 OraPub 的 Craig A. Shallahamer 在一篇新的论文 Modern Performance Myths 试图定义新的 Oracle 性能神话.包括如下四条:
- Myth #1. Decreasing wait event time will always decrease Oracle response time.
-
Myth #2. Decreasing wait event time will always decrease end-to-end response time.
-
Myth #3. Profiling sessions is the best way to diagnose performance problems.
-
Myth #4. Focusing on where most of the time is spent is always the best approach.
老实说, Craig 这篇论文写的非常”绕”.完全看明白要费点时间.因为第一条和第二条 Myth, 说的都是”always”, 只需要举出一个反面例子即可. 非常有趣的是第三条, Profiling sessions , 因为这是 Hotsos 的 Cary Millsap 在 Optimizing Oracle Performance 一书中 Method R 方法(参见:Oracle 数据库优化的R方法)所提倡的手段. 要反驳第三条 Myth 倒也不难, Profiling sessions 只能做到针对特定 Session(or User) 进行优化,这个优化能从全局的角度上看是否是成功的? 就不能简单的下判断. Craig 的建议是在系统级和会话级进行响应时间分析(RTA).
那么如何避免这些所谓的 Myth 呢? Craig 的答案是 The Holistic Problem Isolation Method (整体问题隔离方法,HPIM), 识别 Oracle,Application,OS (三环法)每个子系统的瓶颈,并且理解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Cary Millsap 在Oracle 性能优化 一书中提出的 Method R 的时候应该是自信满满, 但是 Craig 的这篇文档无疑也说明了 Method R 的一些遗漏之处.方法论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 没有所谓完美的方法,随着对Oracle优化认识的不断深入,相信也会有号称更为优秀的方法出现.但是能否更有效用在实践中,这是一个主要问题.
—-
BTW:
小道消息:Craig A. Shallahamer 将在 07 年推出一本名为 Forecasting Oracle Performance 的 Oracle 图书.期待.
周六下午本来要去枫林晚买书,在车上看到浙江图书馆院内有书市,立刻改主意了。
卖新书的那部分大多是盗版书和畅销书。倒是里边的二手书人多。转了一圈,挑到了几本书。
冯玉祥《我所认识的蒋介石》黑龙江出版社 80 年第一版。最近看李辉在《收获》的连载文章,发现民国简直太有趣了。
司马南的《神功内幕》厕所读物,还可以了解一点骗人的东西。80 年代是气功大师纵横江湖的年代,司马南的作用是让一部分大师不那么嚣张,最后这些大师被社会抛弃。
马里奥.普佐《教父》本来也打算作为厕所读物册,回来一看,翻译的还不错,唯一遗憾的就是删去了不少”不良”的内容. 83 年 花城出版社。 定价 1.3 RMB 23 年后,书价至少涨了 23 倍
金庸《神雕侠侣》 16 开本的那种, 安徽人民出版社 前言有两篇评论。
梁羽声《笔不花》 不少文章都是《三剑楼随笔》未收的。没事翻翻。
书价便宜,品相都不怎么好.
继续阅读 →
但是即使有人把破解的电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从门缝下面塞给我,我还是看不了,因为我不懂中文。
–Richard Stallman
横戈创业前就已经很有钱了,是做证券的。所以很大方地请我吃上海菜,三个人吃了150元。
–程天宇 出处
公开道歉坚决不行,你不就是想出名吗?不就是想多要点赔偿吗?
–一位涉嫌抄袭的”作家”面对被抄袭人的合理要求如此回答. [抄袭事件]
继续阅读 →
余华的《兄弟》”下半部的上半部”终于在《收获》的 06 年第二期看到了。躺在被窝里看了一个小时,看完,感觉还是–失望。
按理说,余华对 80 年代的生活应该拿捏得很准才对,可我实际看到的确实不符合逻辑的胡说。李光头作了福利厂的厂长。在每个工人月工资只有 18 块的年代;吃个苹果都是奢侈的 80 年代;买个自行车都要到处走后门打破脑袋的 90 年代,整个厂子一共 14 个残疾人(两个瘸子,三个傻子,四个瞎子,五个聋子)加上一个完整的李光头, 居然能够一年上缴 “五万七千两百二十四元”的利润. 而且,第二年达到 15 万之多. 利润这么多,靠的是糊纸盒子,如果都是做艺术品的还差不多。这是天方夜谭么? 余华阿,你该去学学算术阿,我只能称你为”经济大师”了。
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