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L有变动 Steve Adams重新出山

Oracle-L 大概是目前最有权威性的Oracle邮件列表了。

现任管理员Jared Still 日前(8月31日)在邮件列表中宣布:

Having been the ‘owner’ and admin of this list for the past six years has been a (mostly) fun ride, and quite a learning experience.
All good things come to and end, and the time has come however to hand these responsibilities over to someone else.
Steve Adams has graciously accepted to be the admin and owner of Oracle-L. Most of you probably know or know of Steve If not, you are probably at least aware of his website http://ixora.com.au

继续阅读

张艺谋,你也就这么点能耐了吧?

这次奥运会闭幕式张大导演的8分钟,据说又”震撼世界”了?
这张艺谋,自从拍商业片赚了不少银子之后就越来越黔驴技穷.咱来结合这个8分钟总结总结张导演的那三招两式:
1 一定要在颜色上下足功夫,动不动就上大块的颜色.大红大绿的,震撼你没商量.在早期的红高粱,后来的”父亲母亲” 什么的电影里,频繁出现的大块颜色已经让人有些厌了
2 对中国传统文化下手.早期的电影中张就对这个讨巧的东西很喜欢.比如,或者中的皮影戏之类的,就让外国人看着新鲜.这次的8分钟里,什么民族音乐啦(别管改变成什么样子),京剧啦,乱糟糟的都上来了.不由得让我想起《大腕》里面优优的台词:还是来好一朵茉莉花吧? 这首歌在国外就这么通俗?
3 恋物癖和”恋人癖”估计张对运用道具作为象征物理解的很透彻.要不那红灯笼怎么一次又一次的运用? 不知道张的是不是恋母情结很深,不然为什么找的群众演员也要和巩利张子怡一个脸型的?
4 挥之不去的色情诱因 好好的一场表演,你弄那么多大腿干嘛?莫非是证明北京要比人家雅典更开放?别说咱中国人,就是老外看了那个也想起色情,就凭这个去震撼世界?

继续阅读

谁的奥运会?

最近这奥运会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不过,当我们静下心来回味一下,还是有些意思的…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看起来还是很新鲜,如果要问这奥运会到底是谁的? 怎么回答呢?

获胜运动员的奥运会

俗语说,成者王侯败者寇,用在运动员们的身上也差不多,你看那些得了冠军的,高兴得成了什么样子?真是“十年辛苦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啊! 那苍蝇一般的记者,蜂拥而至,问这个,问那个,七大姑八大姨得什么都问问,然后运动员就上电视了,上网站访谈啦,家里人也出名了,电视闪过的镜头都都是满含着幸福的泪花的父老乡亲们,每次奥运会,这些胜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啊 ,能不幸福么,光奖金就有上百万呀.这也是劳动致富的最好途径啊,财迷心窍者可以考虑用一下这个办法. 而那些失败者,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胜利离之远去,那个沮丧的表情永远定格在那里,不管付出多少汗水,不管身上多少的伤痛,一切都结束了,或许四年后还有这个机会吧这个时候指责声也会如约而来,教练员要带着凝重的表情登场了:这次失败得原因在……

政府官员们的奥运会

在举办国,这是个提高政府形象的最好的面子工程,频频的露镜,接受访谈:本次奥运会给我们国家带来好处1,…..好处二…..好处N……他大爷的,最后赔钱赚吆喝,爱找谁找谁吧…在参加国,是那些什么体育局官员们的奥运会,每四年抽风一回,能不高兴么? 本次我们国家要达到什么目标,什么什么项目能够夺金--花了那么多钱,不拿几块金牌回来好意思么? 这四年一度的考试又来了,考的好,在仕途上可以走得更远,考的不好,借口也是很多的,旱涝保收,体育总局的官员做起来还是不错的呀

继续阅读

阅读的愉悦–有关《剩下的都属于你》

可能在看了我刚才写的磨磨唧唧词不达意的评论不像评论读后感不是读后感介绍不是介绍的朋友会问:这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可以说,这本书读起来有些类似《在路上》/《麦田里的守望者》/《第22条军规》的结合体.当然,这么说肯定不够准确–反正我读罢想不出来别的感觉.《剩》大量的反讽运用把黑色幽默发浑得淋漓尽致,冷漠中还要引起读者会心之笑.但可以肯定一点是,这部作品的有浓重的波希米亚(Bohemian)风格.如果这个说法成立的话,那么西庸和”我”就是两个波希米亚人了
老实说,上面提到的那几本书让我很是生厌–虽然有着这样那样的赞誉,可我读所谓的《在路上》这样的大作就是引不起共鸣–毕竟有着国情的不同啊–我们这些上个世纪70/80年代生人可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阿…资本主义的腐朽生活怎么能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呢?西方社会青年们的愤懑怎么能和我们社会主义小青年的感受一致呢?
可是,当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教育了我之后,每次自己无奈的愤怒和感慨总是找不到门路,这是怎么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好事情都赶不上的时代,我们没有房子没有车没有钱,睁着眼睛看着每天变化的社会规则,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在寻找着我们所谓的幸福.不幸的现实是好东西都被拿走了,剩下的已经不多,如果说还有剩下的,那么剩下的都属于你或许你会发现你不过是另一个西庸而已…
我跑题了吧?
也是,说得再多也是废话,如果真有好奇的话,不如自己去看看,让这两个蔑视一些价值的流浪汉带着你从城市到乡村,从北走到南,从东方到西方,这就是一次轮回吧。